首先對人體的細胞結構作一個簡單的介紹:細胞是由一個核和圍繞細胞核的細胞質、細胞膜構成,核和細胞質中均含有70%左右的水,核內有特定數目的染色體,染色體是生物遺傳、變異的物質基礎。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兩種重要的有機化合物—DNA(脫氧核糖核酸)和蛋白質,起遺傳作用的事DNA分子。DNA是長的雙雙蓮狀的大分子,每條染色體上一般只有一個DNA分子,一個DNA分子上包含多個基因(決定著遺傳特性)。可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,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。
根據細胞的功能,可將組成人的細胞分成兩大類,一類稱作體細胞,一類稱作生殖細胞。前者是構成個體本身(軀體)的各種細胞,后者則是專為繁殖后代的細胞。
1、 輻射的作用過程
1) 直接作用:電離輻射照射活細胞時,通過電離與激發與生物大分子DNA直接發生作用,導致細胞的損傷。
2) 間接作用:電離輻射與細胞內環境成分(主要是水)通過電離與激發發生作用,產生自由基,自由基擴散再與DNA作用,導致細胞的損傷(自由基:是指具有一個或多個不配對電子的原子或分子,它能夠與其他具有不配對電子的原子或分子形成化學鍵,結合成自由基,因此化學性質很活波、不穩定)。
無論是電離輻射與DNA分子的直接作用還是產生的自由基與DNA分子的間接作用都可能造成DNA分子的單鏈斷裂或者雙鏈斷裂。單鏈斷裂細胞可自行修復,雙鏈斷裂可造成錯誤修復(變異),甚至細胞死亡。
2、 輻射的作用效果
若電離輻射造成DNA分子的雙鏈斷裂將造成細胞損傷:
1) 細胞死亡:體細胞死亡將造成功能障礙;生殖細胞死亡將造成不孕。
2) 細胞變異(錯誤修復):體細胞變異將造成腫瘤;生殖細胞變異將造成遺傳效應(剛好變異的精子或卵子結合形成授精卵時)。
輻射的致突作用:輻射使細胞發生了變異,則稱輻射具有致突作用。細胞突變(Muta-tion)是細胞的遺傳特征以不連續的跳躍形成發生了突然變異,其化學本質是DNA結構的變化,體細胞突變可誘發癌癥,生殖細胞(性細胞)突變可導致遺傳效應。電離輻射使人類首先證實的致突劑。1927年,Muller H.J.用X射線照射果蠅誘發了基因突變。1942年才證實了化學物質有致突作用。醫護人員或患者穿上輻射防護服可以起到防護作用
QQ:1851175383
手機:13051892539
電話:13051892539
郵箱:1851175383@qq.com
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馬家堡東路121號院5號樓11層12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