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島核事故以來,相信大家對電離輻射的概念不再陌生。大師兄α射線,是帶有2個質子和2個中子的氦核,二師兄β射線,是高速運動的電子,三師兄γ射線,是一種高能光子,四師兄X射線,是一種比γ射線能量低一些的高能光子。除此之外,還有一個名氣不大,本事不小的小師弟,他就是中子射線。
中子射線之所以排在四位師兄的后面,因為出場的機會較少。α、β和γ常常產生于天然放射性衰變中,X射線也常常與醫學檢查聯系在一起。除此之外,工業生產當中也時不時地會遇到這幾位的身影。相比之下,中子射線就沒那么常見了。只有極少數放射性元素衰變時會放出中子,個別原子序數較大的天然放射性元素也會自發裂變釋放出中子。為了得到大量的中子射線,往往要用一種粒子去轟擊原子核。例如,用α射線轟擊鈹-9,會生成碳-12和中子。因此,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中子射線的機會要比其他射線小得多。
由于宇宙射線的影響,在海平面附近,中子的通量密度約為60中子/平方厘米·小時,這代表平均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一個小時之內會通過大約60個中子。而在3km的高空,這個數值就增加到了600中子/平方厘米·小時。相比之下,體重70公斤的成人體內每秒鐘有約4300個鉀-40原子發生衰變,釋放β或γ射線,假設人體的橫截面是500平方厘米,宇宙射線全部來自豎直方向的話,那么每秒鐘穿過人體的中子數約為8.3~83個,還不及鉀-40衰變的零頭,完全不需擔心。
顧名思義,就是高速運動的中子流。中子是原子核中的組成單元之一,不帶電。在核電站里,它是觸發反應堆核裂變反應的“開關”。比起上面幾位兄弟,中子射線還能把本來沒有放射性的元素變成放射性元素——中子活化。體內原本乖巧無害的鈉元素被“灌下”一個中子之后,就成了具有放射性的鈉-24,帶來二次輻射。要屏蔽它,需要用水、石蠟、硼砂等富含氫元素或硼元素的物質來為它減速。不過幸運的是,中子射線露臉的場合要比其他射線少得多,來自宇宙中的中子射線微乎其微,地球上能自發釋放出中子射線的放射性元素也只占很小一部分,對人體無關痛癢,只有核武器和嚴重核事故等極端情況,才會造成足以引起重視的中子輻射。
QQ:1851175383
手機:13051892539
電話:13051892539
郵箱:1851175383@qq.com
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馬家堡東路121號院5號樓11層1201